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鄂尔多斯市文明办5月“鄂尔多斯好人”建议名单及事迹公示
鄂尔多斯市文明办5月“鄂尔多斯好人”建议名单及事迹公示
2022-06-18 20:14:21
现将各旗区和文明单位推荐上报并经市文明办评委会审核把关的5月“鄂尔多斯好人”建议名单和事迹材料进行公示,接受公众评议和监督。公示时间:2016年5月23日至27日。公示期间,对候选人如有异议,请及时和市文明办联系,联系人:高志明,联系电话:8599009。许连福,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2009年参加工作,现是天安公交集团东胜区2路公交车驾驶员。对于许连福来说公交车就是他最亲密的“战友”,对车辆检查、隐患排查、卫生清扫、技术保养是他每天工作前的必经程序。工作之余,他喜欢钻研驾驶技术和车辆维护等专业知识,经常去铜川修理厂学习维修保养车辆的知识。运营过程中,他会时刻注意线路状况,牢记道路特点,总结节油操作方法,如开车时谨慎驾驶、匀速行驶、少踩急刹、不猛踩油门、在红绿灯或站点前提前减速等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被许连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了下来。他时刻告诉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安全行车的高度警惕性。天气怎样变化,道路状况怎样复杂,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的头脑。如何让乘客感受到安全与舒适,首先要做到稳字当先,起步换档要稳、通过路口要稳、进出站要稳、中速行驶要稳。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时刻不忘遵守交通法规,在保证安全行车的同时,做文明城市的守护者和文明服务的践行者。当看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孕和抱小孩的特需乘客,他都会提供热情、细心的服务。经常乘坐2路车的肖大爷走路不方便,上车比较慢,许连福每次见到肖大爷在车站等候,就会走出驾驶室扶着他上车并坐好。他对乘客常常面带微笑,遇到老年人离车比较远时会停车等待,并叫他们不要着急,下车时也是多停留几秒钟,等老人在地上站稳后才启动。在同事眼里,许师傅待人真诚、和蔼,工作认真,乐于助人,谁遇到困难找他帮忙他绝对不会推辞,谁有特殊情况不能跑车或者需要调班他会主动请缨,谁遇到不懂的问题向他请教他毫无保留,耐心解答。许连福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的一个简单动作,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蕴。他的一个简单事例,体现了公交人默默奉献的优秀品格。王瑞国,男,汉族,194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文化,康巴什新区神华康城小区居民。多年来,在神华康城小区,大家总能看到王瑞国骑着电动三轮车,车上拉着老伴儿和一把扫帚,从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到整治楼道乱停乱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王瑞国的身影,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区“活雷锋”。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看到社区干部没日没夜地忙创城,又要忙着管理社区活动中心,王瑞国想着自己没有事做,想为社区做点贡献,于是主动提出要义务看管活动阵地,社区干部虽然多次婉拒,但最终被王瑞国的真诚和坚持打动了。自从王瑞国来到活动中心后,活动中心被管理得井井有条,虽然来活动的居民变多了,但活动室乱扔垃圾的现象却没有了,秩序也变得更好了。为了方便居民活动,每天活动中心下班后,王瑞国用他那辆电动三轮车把音响设备搬到小区广场上,组织居民唱歌、跳舞、做操。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回家去了,王瑞国才默默地将设备搬回到活动中心。五年来,王瑞国从没有向社区提过任何要求,没有索取过任何报酬。王瑞国还主动加入了社区“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当时从农村来的居民总是习惯性地乱扔垃圾,由于是多年形成的生活陋习,即使多次劝导还是很难改正。王瑞国认为言传不如身教,于是只要看见有人扔垃圾,就赶紧捡起来,一言不发却让对方铭记于心。慢慢地,几乎没有人再随手丢垃圾了,大家都主动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2014年,王瑞国被正式聘为康巴什新区“老年创城监督员”,协助社区开展创城督查,每日对小区进行巡查。小区宣传栏的公益广告弄坏了,他自己回家找到胶布重新粘好。小区有人往草地里乱扔垃圾,他赶紧拾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有人在楼道内乱停放车辆,违规搭建阳台,王瑞国亲自上门劝导。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抱怨,王瑞国没有丝毫动摇。在王瑞国的带领下,现在神华康城小区有一支30多人的“老年创城监督员”队伍,社区干部说:“自从有了这支队伍,神华康城小区整体品质提升了不少,有时候他们自己就可以解决小区内部的很多问题。”有人说王瑞国多管闲事,有人笑他傻,干活不挣钱,面对讽刺、嘲笑甚至是谩骂,王瑞国都没有动摇。“大家小家一个理”、“要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对的就要坚持”这是他说得最多的几句话。武巧霞:在奉献中成长 在平凡中闪光 老年公寓的义务理发师武巧霞,女,汉族,1967年10月出生,伊金霍洛旗阿镇园林社区居民。武巧霞是内蒙古乌海市人,2008年随丈夫来到伊金霍洛旗生活,并开了一个小理发店。2011年5月,在蒙程老年公寓附近居住的武巧霞开始琢磨着要为老人们做点事。得知老人们需要定期理发后,她主动找到公寓负责人要义务承担这项工作。刚开始经理有些怀疑,两个月后,老年公寓的老人们个个都夸武巧霞是个好闺女,免费理发不说还常和他们聊天,让他们很开心。从此,得到老人们认可的武巧霞便成了公寓里的义务理发师。六年来,她每个月都要到老年公寓两次,每次都是老人们头发差不多该理的时候。如果遇上过年过节等特殊情况,她还会提前给大家理发,好让老人们在过节时头发干净利索有好的精神面貌,让儿女们看了也放心。老年公寓有200多位老人,每次得知她要来,头一天就把头发洗得干干净净,早早起床等着,就像过节一样开心。刚开始大家担心起得迟了会错过理发机会,没想到这位义务理发师从早上5点一直理到晚上8点,中间吃口饭接着理,用两天时间把所有老人都理完才收工。对那些行动不便或卧床不起的老人,她还主动到他们的房间去理发。“爱心理发师”有口皆碑,在伊旗阿镇园林社区传为美谈。一些不在本社区居住的人,也慕名来这里理发。当有人问她当初选择来敬老院做志愿者服务的动机时,她说自己远在他乡,想把自己对家乡父母的思念转移到身边老人们的身上,想把这些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起初她的家人并不理解,但她不顾家人反对,依然默默地坚持着,她的善举不仅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慢慢改变了家人对她的看法。万事开头难,刚刚开始时武巧霞女士的义举同样也招来了很多狐疑的目光和不解的质疑。大家认为她这么做是有目的的,但面对质疑,她显得很坦然。在她不懈的坚持下,感动了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老人们都拍手叫好,视武巧霞为自己的女儿一样,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的非常的融洽。2012年,伊金霍洛旗爱心义剪志愿服务队成立,武巧霞也加入义工队伍,激励全旗更多的行业同仁参与到爱心义剪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2013年,武巧霞被评为鄂尔多斯市首届“志愿服务之星”,2014年被评为伊金霍洛旗道德模范。张永清,男,汉族,1958年1月出生,1978年参加工作,准旗环卫局干部。自从2013年准旗实施环卫工人免费早餐工程以来,张永清承担起一份与众不同的工作,那就是每天一大早赶到正欣快餐为环卫工人安排早点。2013年6月11日早上,当环卫工人吃完早点,张永清准备去单位上班时,意外发生了,厨师从厨房里跑了出来,大声喊着煤气罐着火了。他循声望去,只见厨房里已经是火舌乱窜,情况很危急。他一边让店里的人员赶快撤离,一边熟练地拿起灭火器,向煤气罐跑去,不一会儿,火就被扑灭了。老板见火灭了,就想回去把煤气罐关掉,张永清没让进去,怕发生二次险情。就在他们说话间,煤气罐再次喷出了火焰,瞬间把他的头发和眉毛给点着了,厨房里的天花板、门窗也被烧得“噼噼啪啪”,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张永清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冲在前面灭火,而此时他的手已经严重烧伤,但他始终没有退缩,忍着疼痛用灭火器将火扑灭了。去医院后,张永清也只是做了简单的治疗,没有住院,没有向单位请假,更没有耽误一天工作。这件事绝非偶然。1976年夏天,张永清放学回家,路过一个水坝,看见他的同学在水边嬉戏,其中一个同学突然脚下一滑,落入水中,眨眼间没了顶,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张永清二话没说就跳入水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已沉入水底的同学托了上来。当时,他的同学已经昏迷过去,他通过挤压胸部将其救了过来。同学的母亲为了表示感谢,专门给他送来礼品,被他婉言谢绝。后来,学校还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表扬了他。这就是张永清,他虽然没有惊天壮举,但他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却熠熠生辉,他的行为彰显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又崇高的道德境界。付立生,女,汉族, 1963年出生,达旗二轻局退休职工,现是达旗树林召镇昭君街道兴建社区居委会委员。1998年,付立生从二轻局退休,踌躇满志的她总觉得自己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当她看到周围好多中老年人闲来无事,就想着要建立一支以中老年人为主的文艺活动队,以此活跃大家的精神生活。,没有场地怎么办,无意间她发现了旧电视台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于是自己出资把这块空地平整出来,开辟成大家的活动场所。2013年7月,付立生成立了达旗甜蜜蜜文体活动中心,自费购买了三万多元的音响设备,组建了健身操队、舞蹈队、武功扇队、红歌大合唱队、二人台队、秧歌队,基本满足了中老年人的锻炼需求,甜蜜蜜文体活动中心因此也成为全旗有名的中老年人活动中心。众多的中老年人聚在一起,年龄、性别、爱好、习惯都不一样,要组织好这样的一个队伍,使大家真正能锻炼好身体,放松心情,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一件看着不起眼的小事,却让付立生花费不少心思。比如健身操队需要统一服装,但是参加的居民经济条件参差不齐,有的不愿意花钱买,有的买不起,为了满足大家的健身需求,付立生把健身操队伍按服装分成了三队,最前边的一队是清一色的红装,中间的一队是红上衣黑色裤子,最后边的一队着杂色服装,只要求大家统一穿白鞋戴白手套,这样就解决了人们买不起服装的问题,使大家都能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付立生还积极组织了其它文体活动,丰富队员们的生活。如,老年人们喜欢太极拳,付老师就在早晨安排时间让大家打太极拳;为了让大家把武功扇练到位,她专门向体育局申请配备了武功老师,为大家教授武功;她还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组织了红歌队、舞蹈队,编排了“十个全覆盖”二人台小戏、三句半、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极大丰富了活动中心的文体生活,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了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付立生还把有特长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写作班子,专门为活动中心创作歌词、剧本;任命了健身操和文艺队负责人,负责活动的日常管理;制定了活动安排,使活动中心的所有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她还成立了养花小组,制定了值日表,使活动中心的环境卫生有了保障。如今,活动中心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最好陪伴,付立生也成为大家心目当中的“领军人物”。敖特更花日:26年如一日孝敬公婆 照料智障哥嫂用爱支撑起温暖的家敖特更花日,女,蒙古族,1971年5月出生,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敖楞乌素嘎查牧民。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家里有一位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年近90岁的婆婆,有一对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哥嫂,还有一个替哥哥嫂子领养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个难辛的家庭,她无怨无悔挑起家庭重担,倾心照顾着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让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庭有了温暖和阳光。她就是敖特更花日。26年前,敖特更花日与门肯巴雅尔相识相爱成为一家人。早些年公婆因为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她数十年如一日的服侍在老人身边,如今近90岁的婆婆视力和听力都有了障碍,她依旧悉心伺候着。除了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人,她还照顾着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丈夫的哥哥和嫂子。为了能让老人和哥嫂吃上可口饭菜,她起早贪黑,按时按点将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递到他们手中。她不仅变着花样做饭,每次还把蔬菜和肉夹给老人和哥哥嫂子吃。晚上家人都休息了,她还要在灯下缝缝补补。敖特更花日与丈夫考虑到哥哥嫂子的养老问题,就替他们收养了一个孩子。从此,敖特更花日夫妇的负担更重了。但是敖特更花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她经常对丈夫说,老人们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年纪都大了,我们应该好好善待他们,让他们颐养天年。敖特更花日不仅在家中孝老爱亲,还是个治沙能手。前几年,她主动承包1万多亩沙地,经过几年奋斗她终于把沙漠变成绿洲,被评为全旗林沙产业示范户,还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庭”、文明标兵。敖特更花日孝老爱亲,敬老爱幼的善举受到乡里邻居的一致赞扬,她的先进事迹在草原上被人称颂,感动着草原上的每一位父老乡亲。哈斯图雅,女,蒙古族,197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参加工作,鄂尔多斯市公路管理局乌审旗公路管理工区公路养护工。参加工作以来,哈斯图雅脸朝黄土背朝天,哪里苦、哪里脏,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的手磨出泡,泡又磨出了血,最后双手结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而她从没叫过一声苦。2003年夏季的一天,狂风呼啸,大雨磅礴,哈斯图雅的风湿性关节炎使她疼痛难耐。此时,嘎鲁图镇北出口五公里处,几棵柳树被大风吹倒在公路上,几处路基塌方,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中断交通。同事们考虑到她的病情,劝她留下,可是她坚持要去。当她们把吹倒的树一棵棵拖走,把塌方地段加固,又将雨水引流之后,她们已经在大雨中足足奋战了八个小时,回到单位哈斯图雅才感觉到双腿传来的钻心疼痛。由于养护工作点多、面广、头绪多,哈斯图雅对待每份工作总是小心谨慎,每份报表、图纸、数据她都亲自调查、分析、验算,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她没有一丝怨言,仍然忘我工作。养护工的活不仅仅是力气活,同样也需要文化、技术和经验。哈斯图雅意识到自己业务水平低、经验少,怕自己掌握不了养护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积极参加了养护技术培训班,边干边学,虚心向年长的同志请教。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哈斯图雅成为单位能文能武的养路骨干。25年来,为保持乌审旗府深线30公里的畅通与安全,哈斯图雅挥汗如雨,忘我工作,以荒沙为伴,以公路为伍,把青春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公路事业,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养护公路人的赞歌。图娅曾多次荣获全市公路系统先进个人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赵宏亮,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11月参加工作,现是蒙西发电公司运行部脱硫专业主管。赵宏亮敢于吃苦,技术过硬,但他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事迹更是为人称道。“有困难,找宏亮!”是常常挂在同事们嘴边的一句话。七年前,赵宏亮加入“长城帮俱乐部”,在翻阅俱乐部爱心捐助资料库时,发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一个小山村里的重组家庭,母亲残疾,年幼的姐妹俩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赵宏亮决心帮扶这对姐妹,开始每个月给这对姐妹捐助200元现金,并经常给她们邮寄衣服和学习用品。七年如一日般的坚持与关爱,给了两个小女孩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每到春节,赵宏亮还带着女儿给姐妹俩一家人送去新衣服、大米、食用油和书本等物品,让他们能够过快快乐乐地过年。每到期末考试结束后,姐妹俩都会给他打电话汇报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每到节假日,他都能收到姐妹俩祝福的电话和短信。赵宏亮是乌海市爱心协会会员,也是鄂尔多斯市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几年来,赵宏亮多次给乌海市敬老院、乌海市乌达区小学、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多镇直美村寄宿小学捐赠衣物。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乌日娜老人、乌海市海南区公乌素镇的张轩老人进行了长期资助。每到休息日,赵宏亮坚持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街道办事处社区康复中心做义工,给那里的患者剪指甲、测量血压、打扫房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赵宏亮还积极投身节能环保工作,特别是在担任脱硫运行主管以来,他坚持深入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经常加班加点开展节能环保实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从大量的基础工作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论据,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几年来,他还组织班组员工多次参加阿左旗通古淖尔苏木“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清洁家园”捡垃圾活动,积极参加了蒙西发电公司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生活中,赵宏亮是一个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身边好人。工作中,他是同事们的学习榜样。他先后被蒙西发电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2012年被北方公司评为“劳动模范”。2015年被蒙西高新工业园区评委“身边好人”。布音达来,男,蒙古族,1967年1月出生, 1988年参加工作,现是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体育教师,兼任鄂托克前旗残联体育教练。在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布音达来一心只想教好体育课,让学生们能够增强体魄、放松身心。后来,他关注了国内外残疾人运动,内心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培养一批残疾人运动员,填补鄂前旗残疾人体育史上的空白。2000年秋,布音达来开始深入各苏木乡镇走访、选拔残疾人运动员。在走访选拔的过程中,车坏了、油没了时有发生,在遇到车不能通行的沙漠地区时,他只能徒步行走,一走就是十几公里。让他感到最难的不是这些客观条件,而是周围的人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很多残疾人家长认为,残疾人呆在家里就行了,出去参加体育比赛那是丢人现眼;有的人把他当作是搞慈善来看望残疾人的,张口便向他要钱;甚至还有人把他当成骗子。面对这些情况,布音达来没有丝毫动摇,他克服种种困难,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2400多户3480多名残疾人,最终艰难的选出了16名残疾人队员并开始了义务训练。在残疾人体育事业还未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几年里,他个人为残疾人训练投入了近十万多元,并出资资助了全旗第二届残疾人田径运动会。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是异常艰难的,其难度超过健全人训练的好多倍。布音达来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因人而异的确定了训练项目、训练时间和训练的运动量,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培养运动员耐力和爆发力上,将时间集中于冬季和夏季这两个时期。布音达来还自费去上海进行深造,学习掌握运动员训练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及时地应运到自己的训练实践中。2004年9月,布音达来带着自己培养了三年多的残疾运动员莫日格吉乐参加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田径运动会,获得一枚铜牌,填补了鄂前旗体育史和残联史上的一项空白。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让布音达来更是干劲十足,成功创办了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为选才训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二十多年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下,他的队员共获得国家级金牌14枚,自治区级金牌86枚。布音达来,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一名平凡的教练员,他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成就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唤起了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决心和意志,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高霞,女,汉族,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工作,现是鄂尔多斯职业学院老师。高霞和他的丈夫都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虽没有多少积蓄但生活过的很幸福。2012年9月的一件事情却将他们生活拉入了深渊,她的丈夫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而此时她的孩子才刚满8个月。为了筹集治疗的费用,她四处借钱,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品,搬到学校宿舍,带着爱人辗转来到北京就医。整日整夜的陪护,医院的病危通知、爱人承受病魔的痛苦、高额的医药费让她瘦了一圈,但她没有垮下,为爱人为孩子她变成了一个“小铁人”。有一次同事问她:年纪轻轻的头上怎么这么多白发?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和蔼,温柔的一笑:现在流行。但大家都能感觉到这个幽默的苦涩。近4年的治疗,她用柔弱的双肩顽强地撑着。回到工作岗位后,同事们担心她因精神和经济压力不能投入工作,但她的表现让同事们刮目相看。她经常向资深的老教师们请教,和学生交流讨论,逐渐形成了她独特的“动手、动脑、动心”的三动教学风格。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一线经验,她多次与企业协调联系实习,带领学生到汽车发动机厂、变速箱厂等工厂学习。为了写好课程标准,把握好课程与企业岗位对接,她走访了多家企业,回访了多个毕业生。她是教工支部宣传委员,每一次党支部会议她都会主动做大量的辅助工作;她是系部摄影师,全程参与系部精品课程录制;她是系部工会组织委员,经常代表系部看望有病困难职工,并积极配合完成工会组织的活动;她是系部档案整理员,一丝不苟的完成着每一项工作。她也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当有老师临近预产期,学生工作缺人手时,她主动承担下学生工作。虽然她经济很拮据,但中秋节她都会给学生送一些月饼和水果。学生生病时她带着学生看病并垫付医疗费。她鼓励学生加入学校社团,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参加社会有意义的活动。她的班里有16名同学是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志愿者,有17名同学是2016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青年志愿者。她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并时常鼓励学生与父母沟通,弘扬中华孝道。并获得了《新生军训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称号。她经常晚上加班到深夜,一般都是早上出门时女儿还没有醒、晚上回家时女儿已睡觉,中午成了母女俩唯一幸福时光。她说:“我现在真的很满足,也很感动,在我人生最低谷时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帮助,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的帮助。历尽磨难,让我拥有了平和的心,更加感恩的心,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心。”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